为了让我们的用户们更多的接触到海内外的各位天文大师,了解天文大师们的故事,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,从本周开始,小编决定,每周采访一位国际天文大师,给大家带来新鲜滚烫的采访稿。
今天,我们采访的对象是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天文摄影师,Pavle Gartner,2019 ASIWEEK 天文摄影大赛第23周的冠军,业内知名的Deep Sky Dad项目的创始人,一位认真严谨的天文大师,相信这里有不少小伙伴们曾经在YouTube上看到过他的视频。
闲话少说,下面就是本次采访原文:
Q1: 你好,恭喜你获得了ASIWEEK 2019年度全球摄影大赛第27周的周冠军!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!
谢谢你们的邀请,我是来自斯洛文尼亚的Pavle Gartner,是一名丈夫,两位小孩的父亲;同时也是一名软件工程师和业余天文学家。最近我创建了一个名为“Deep Sky Dad”的项目,主要专注于研发自动调焦器,例如Deep Sky Dad AF1和Deep Sky Dad AF2。
我很喜欢这个项目,因为它结合了我对天文、硬件和软件开发,以及3D打印这三方面的兴趣。有可能的话,这个项目说不定能成为我在未来的主要收入呢。
Q2: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天文的?什么时候拥有了第一架望远镜?说一说第一次观测星空时候的感受吧!
从我记事起,我就非常热爱天文了。在晴朗的夏季夜晚,我经常跟我的兄弟坐在一起,观看英仙座流星雨的身影,它们撞进我们的大气层,熊熊燃烧,最后只留下一个绿色的痕迹。不过,这还不是最令人震惊的,我印象中最惊人的天文现象还是海尔-波普彗星,这惊人的裸天体在长达18月的时间内都可以被肉眼观测到,而无需使用器材。
2014年时候,我拥有了我的第一架望远镜,信达Skyhawk 114/1000 EQ1。在此之前,我都是使用10×50双筒望远镜搜寻天空的。
当我看着清澈的天空时,我总是会突发奇想,星际彼端有没有人也在回望着我们呢?在我开始天文摄影的这五年里,我开始探索星空中的各种奇迹,并享受与大家分享的喜悦。天文摄影成了我最热爱的事情,我所有兴趣中的Number One!对我而言,拍摄深空就犹如进入一个时光机器——来自遥远的宇宙角落的古代光子,触碰到我们的相机传感器,向我们展示出那些最最微观的画面。每当我这样想,我都会感觉到非常震撼。
Q3:那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深空摄影的?你能记得你的第一张深空照片吗?当时的感觉怎么样?
也是在2014年。当时我的第一个拍摄目标是球状星团M13,使用的相机是佳能的EOS 50D。一开始我并没有打算拍摄,只打算观测一下,但是当我拍摄了人生中的第一张深空照片的时候,那感觉棒极了!我开始利用我作为软件工程师的优势,投身到这个伟大的爱好活动中。不夸张的讲,我当时立刻被深空摄影给迷住了!

Q4:深空摄影挺难的,你不仅需要很暗的天空、良好的赤道仪和望远镜,还要有理想的拍摄相机、稳定的导星设备以及不错的后期处理技巧。对你来说,深空摄影中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?最重要的部分又是什么?
最困难的那部分当属图片处理,也可以说是对抗光污染。光污染近些年来变得越来越严重。我生活在波特尔6级的星空下,夜晚总是有很多的阴云,可以说,我是在非常有挑战性的条件下开展拍摄的。对我来说,提取一个小细节,可能会经历非常繁琐的过程。
最重要的部分,就是抓住来之不易的晴朗夜晚的时机,尽力拍摄出完美的作品。这意味着我得要随时做好准备——要在观测台先架好望远镜,提前设置自动对焦、自动子午线翻转等,这样我就可以很快的开始深空摄影了。

NGC 7331 and Stephan’s quintet
拍摄器材:Deep Sky Dad AF2 autofocuser,ASI1600MM,Skywatcher 200P,HEQ5 Pro
Q5:天文摄影们会经常为了拍摄深空,到很远的地方旅行,寻找最暗的天空。你能跟我们讲讲,你有过这样的比较难忘的旅行经历吗?
我最难忘的经历发生在今夏的克罗地亚、波斯尼亚、黑塞哥维那之间的边界地带。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波特尔1级的位置,那里的景色非常的振奋人心。银河系在我们的正上方拱起,撒下所有的光辉,视野中没有光污染,棒极了。最震撼我的是,在短短几个小时内,云层突然翻滚着涌来,气势磅礴。虽然你看不清它们,它们只是天上的一些黯淡无光的斑块,但是仍叫人印象深刻。有点讽刺,我在波特尔1级现场看到的,最令人难忘的事情之一竟然是云,哈哈哈。
Q6:你目前正在使用什么装备?给我们展示一下吧!
主要三个不同的装备,用于特写图像的信达200P牛顿反射镜,中焦距的WO 71 Star f / 4.9,以及用于广域摄影的50mm佳能镜头。主成像相机为装配EFWmini 1.25英寸滤镜轮的ASI1600MM。自动对焦方面,我使用的是我们自己的产品,Deep Sky Dad AF1或者Deep Sky Dad AF2。我还有ASI120MM,为了方便导星,我把它安装在TS Deluxe 60mm导星镜上。这一整套装备都装在信达HEQ5 Pro赤道仪上。
Q7: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望远镜?为什么?
我最喜欢牛反,因为它是你能支付的范围内,所能选择光圈最大的。并且它很全面,既可以用来拍摄行星,也可以深空摄影,还很容易校准。

Cave nebula
拍摄器材:Deep Sky Dad AF2 autofocuser,ASI1600MM,Skywatcher 200P,HEQ5 Pro
Q8: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ZWO?第一个ASI相机是什么?说说你拿到第一台ASI相机时的感受吧。
Q9: 哪款ASI相机是你的最爱?你为什么选择它?你有什么体验要分享给我们想要购买天文相机的用户吗?
ASI294的DR范围非常优秀,ASI1600MM很适合窄带成像,两个我都很喜欢。不过,我还没试过ASI294,所以我现在也说不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。
对于ZWO的相机,我的体验都很好,驱动完美无瑕,图像也几乎没什么噪点,品质很过硬。对于初学者,我一般会高度推荐他们来看看ASI294和ASI1600MM Pro。
而说到对想要购买天文相机的用户,我的建议是选择CMOS相机,同品质的CCD相机真的贵太多了。而且市场上有不少新的CMOS相机,选择空间很大。具体的还要看你所在的地区和你想要的相机性能。比方说ASI1600MM装配有USB 3.0 HUB,以及相对较短的后截距,我很喜欢。其他的就看你们自己了。

LBN576
拍摄器材:Deep Sky Dad AF2 autofocuser,ASI1600MM,Skywatcher 200P,HEQ5 Pro
我见识过ASIAIR,很适合轻量级的暗场摄影。它类似于Stellarmate,都是基于树莓派硬件,但是产品更加精致,也更加专注于ZWO的产品,比方说ZWO的EAF电调焦。如果你使用ZWO的产品的话,ASIAIR可以对你的暗场摄影帮助很大。
Q11:你对ZWO的印象如何?
ZWO生产优质的产品,同时提供很合理的价值,大大降低了天文摄影的门槛,令天文摄影被大众所接触,做的很棒!我也在努力去做像你们这样的事情,我想,有越多的人涉及天文领域,那么我们的世界能变得更好,更纯粹,因为天文让我们真正认识到我们在宇宙中有多渺小,这时候所有的勾心斗角都显得令人羞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