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我们采访的对象是来自韩国的天文摄影师,Kong Yangshik,2019 ASIWEEK 天文摄影大赛第37周的冠军。下面是本次采访原文:
Q1:首先恭喜你赢得了第37期ZWO ASIWEEK的冠军,请先介绍一下自己吧!
很高兴我的作品能被选中!大家好,我是来自韩国的孔阳石(Kong Yangshik)。我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。大学时我主修艺术摄影,毕业后在一家时尚杂志做摄影师,现在呢,主要是经营自己的艺术照工作室。
看到我的照片被选中为这一期的冠军,我感到很受宠若惊。因为我才踏入这个领域才没多久,和经验丰富的大师们不能相提并论。我很热衷天文,未来我希望在深空摄影以外,能够拓宽视野,不仅要探索广阔的宇宙,还要发掘未知的星体。
Q2: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天文的?什么时候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架望远镜?说说你第一次观测时候的感受吧!
我的第一台望远镜是60mm的折射镜,是我11岁时候得到的礼物,简直就像个放大镜一样。通过这个望远镜,我第一次看到了月球上的陨石坑和土星环,太震撼啦,我记得我当时咧着嘴笑了很久。从此后,夜空的画面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,哪怕是30年后的现在,我也依然能清晰地回想起那个夜晚,那个用小小的望远镜观看天空的小男孩。
这个夜晚一切的起源,是我的天文梦想起始之初。
Q3:那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深空摄影的?你能记得你的第一张深空照片吗?当时的感觉怎么样?
2018年夏天,我用KAF-8300黑白芯片相机,拍摄了第一个深空目标NGC6995(东面纱星云),不过第一次体验并不是很美好——我陷入了彻头彻尾的迷茫中,那么多晦涩难懂的软件,不断出现的错误提醒……后期处理的时间久之又久,相比之下拍摄时候花的那点时间都不算什么了。种种困难,好在我没有丧失耐心,当我处理完那张照片后,我感到了无比的成就感,立马就把之前的痛苦和沮丧抛之脑后了。
我的第一张DSO照片,目标NGC6995,相机8300CCD,摄于2018年8月。
Q4:深空摄影挺难的,你不仅需要很暗的天空、良好的赤道仪和望远镜,还要有理想的拍摄相机、稳定的导星设备以及不错的后期处理技巧。对你来说,深空摄影中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?最重要的部分又是什么?
你说的这些对我来说都很不简单。不过好在我已经拥有不错的望远镜、赤道仪和相机三件套了,所以对我来说,最困难的部分,可能一在于晴朗的夜空,二在于熟练的后期处理技巧。我所在的地区光污染较严重,必须要驱车两小时才能勉强看到波特尔4级的天空。
我有一个朋友,说起来真令人嫉妒,最近给我展示了他在波特尔1级的地方(应该叫做Dark Sky New Mexico)拍的几张原图,大大震惊了我。我发现,同样的画面,我在韩国可能需要曝光好几个小时才能获得,但在那里,只需要10分钟就行了!不仅如此,我还发现,在他的照片里,暗黑的背景和目标几乎是完全分离的——在这种地方拍摄深空,简直太容易啦!
然后,说到后期处理,熟练的技巧对我来说也特别重要。我认为,作为一个摄影师,不仅要会拍星体本身,也要会拍星体背后的暗夜才行。
图为LDN1235,摄于2019年9月。拍摄相机ASI1600MM,LRGB共计曝光20小时。
Q5:天文摄影们会经常为了拍摄深空,到很远的地方旅行,寻找最暗的天空。你能跟我们讲讲,你有过这样的比较难忘的旅行经历吗?
是的,我一直都在追逐更暗的夜空。2018年秋天,我开车找到了一个非常黑暗的地方,夜空中有许多明亮的行星,很适合拍摄,但我听到车外许多的野生动物的嚎叫声,一时心惊胆战,没敢下车。不过好在这一趟并非毫无所获,我意外发现了一颗小行星,真是难忘的一天!
我计划明年去澳大利亚旅行,体验一下那里的黑暗天空,看看南半球的群星——这些在韩国是看不到的。
2018WH3_Nov2018
Q6: 你最近在使用什么器材?能给我们展示一下设备图片吗?
ZWO ASI1600MM相机,高桥FSQ106望远镜以及RainbowAstro RST-135赤道仪。我很想用长曝光将我的图片和其他人的深空图片区别开来,但是可惜我自家后院比较亮,所以我每天晚上都要寻找比较暗的地方。因此,我会尽量挑选比较轻量、体型较小的装备,平时就把它们放在汽车后备箱里。这样,每当我在开车途中,碰到不错的夜晚时,我就可以把装备都拿出来,直接开始拍摄。
总的而言,我的主要装备中ASI1600MM相机拍摄起来非常顺畅,Petzval折射镜(就是我的高桥FSQ106望远镜)在调整焦距时很简单,还有RainbowAstro创新性的超轻重量,这些都让我非常满意。这套装备对我来说很完美,它们一路陪伴着我,在天文摄影领域越走越远。
Q7:你最喜欢哪种望远镜?为什么?
我发现有很多天文摄影同好们,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调整光学设置上,不是在调整焦距,就是在校准光轴。但是我不想这样,不想白白浪费掉难得的良夜,加上我也确实不擅长处理光学问题,所以我比较喜欢Petzval型折射镜。
不过,有时我也会在自家后院里拍摄,也有时候我会想要观测一些距离很远的目标,这时候我就需要一个口径更大一点的望远镜,所以我最近在打算买一架牛反。
图为M16,摄于2019年6月。拍摄相机ASI1600MM,HaLRGB共计曝光14小时。
Q8:你大概是什么时候认识到ZWO的?第一台ASI相机是哪一款?能告诉我们你对你的第一台ASI相机的看法吗?
在ASI1600之前,我一直在用KAF-8300黑白芯片相机,老实说,这个相机有点太老了,每次拍摄都会出现机械和软件问题。然后在我开始找它的替代品的时候,我发现了ASI1600,芯片大小差不多,但是分辨率更高,于是我便很自然的选择了ASI1600。
用ASI1600拍摄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码头星云,结果非常令人满意!比起我之前的相机,ASI1600驱动运作稳定,图像捕捉能力也很好,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台相机。
图为我使用ASI1600MM拍摄的第一张图片,摄于2019年2月,HaLRGB总计曝光39小时。
Q9:哪个ASI相机是你的最爱?你为什么选择了它?有什么相机的使用经验可以跟我们的用户们分享的吗?
我理想中的相机具有三个要求:黑白CMOS,高分辨率APS-C或者APS-H画幅,满阱高。ASI1600MM是最接近要求的相机了。如果说要追求更高分辨率的话,ASI183MM也可以,但是它的芯片尺寸有点小,所以我的最爱还是ASI1600MM。
在韩国我们也有一些天体摄影论坛,因为很满意我现在的相机,所以我跟论坛里很多爱好者们也分享了我的经验,意外的也带动了不少人转向消费ASI相机。我很开心,然后也非常期待接下来的ASI6200相机,要是价格不贵的话,我会考虑入手一个。
图为M81和M82,摄于2019年3月。拍摄相机ASI1600MM,HaLRGB共计曝光49小时。
Q10:你知道ASIAIR吗?ASIAIR有什么功能是你比较喜欢的?对于新功能你有什么建议吗?
是的,有一次我看到我朋友在用这个小盒子,我向他询问了这个小盒子的名字,随后立即去网上搜索下单了。ASIAIR可以用主相机来控制对极轴,这种创新之举对我来说不亚于乔布斯当年发布第一台iPhone。而且它真的对得很准很快,我再也不用在跪在冰凉的地面上反复琢磨啦。此外,我也真的要为它的稳定GOTO和一键解析功能鼓掌,非常好用!
就我个人看法,我觉得ASIAIR不仅是ZWO公司的代表性产品,也是这个公司的身份的象征。它允许我们用最简单、最完美的方式进行复杂的深空摄影,惠及了很大部分的深空摄影爱好者。如果说有什么我希望添加的功能的话,我希望它可以让一个赤道仪同时控制两个相机。
图为M101,摄于2019年4月。拍摄相机ASI1600MM,HaLRGB共计曝光27小时。
Q11:最后,你对ZWO的印象如何?
我和我身边的许多朋友们都认为深空摄影其实非常有难度。而ZWO的出现,为我们指明了方向,大大降低了难度和成本。他们的产品质量可靠,操作方便,最重要的,价格合理。
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因此满足,我很开心,他们还在通过采访、问答之类的措施,不断的吸取爱好者的意见,不断的提升自己。他们站在了我们业余天文爱好者这一边。
总而言之,我希望将来这家公司可以一直保持下去,继续生产出对业余天文爱好者们友好的产品。
图为NGC6960,摄于2019年7月。拍摄相机ASI1600MM,HaLRGB共计曝光14小时。
● ● ●
苏州振旺光电有限公司
(公众号 ID:ZWOASI)
苏州振旺光电(ZWO)成立于2011年,是一家由天文爱好者创办的专门为天文爱好者服务的高科技企业。
在过去的数年间,我们服务过全球数万计的天文爱好者,开发过数百款天文产品,研发过数十款CMOS天文相机,创造过数个天文摄影领域的第一。我们研发的相机,涵盖行星、深空摄影;我们开发的软件,跨越Windows、Mac、Linux、涵盖Android和IOS手机端;我们的用户,足迹遍布全球7大洲;我们的代理商,分布在欧亚、北美、非洲大陆。
因为热爱,所以专注
因为专注,所以专业
因为专业,所以卓越
ZWO从最开始的1个人到现在60多名员工,我们因为一个共同的梦想聚到一起:让天文变得更简单和有趣!
欢迎相关人士与我们联系
微信私人客服:ZWO天文摄影人(ID:HI-ZWO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