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让我们的用户们更多的接触到海内外的各位天文大师,了解天文大师们的故事,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,从本周开始,小编决定,每周采访一位国际天文大师,给大家带来“新鲜滚烫”的采访稿。
今天,我们采访的对象是来自比利时的天文摄影师,Victor Van Puyenbroeck,2019 ASIWEEK 天文摄影大赛第31周的冠军。下面是本次采访原文:
Q1: Victor你好,恭喜你获得了ASIWEEK 2019年度全球摄影大赛第31周的周冠军!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~
嗨,我是Victor Van Puyenbroeck,来自比利时的摄影师,今年30岁。我很喜欢拍摄深空。一直以来,我都沉迷于那些遥远星体中蕴含的科学奥义,它们的美丽深深吸引了我,使我不能自拔。
▲图为Victor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参观罗威尔天文台▲
▲图片拍摄器材:IC 1805 HaOIII, TS80APO,ASI1600MM▲
Q2: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天文的?什么时候拥有了第一架望远镜?说一说第一次观测星空时候的感受吧!
大概十几岁时候,我开始对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着迷。我喜欢阅读有关宇宙的历史、恒星形成还有黑洞的文章。不过,那时候的我很少抬头看天空。
真正的转变发生在2016年的1月。水星、金星、火星、木星和土星,五星连珠五颗行星罕见地沿着其轨道的黄道面,排成了一条弧线。看着这些多彩而闪耀的“星星”,我萌发了拍摄这一难得的天体现象的想法。
我的第一台望远镜是经典的Sky-watcher ST80消色差望远镜,我现在还在使用。架在经纬仪上,简单易操作,很适合观测月亮,行星,还有像M42,M13或M31这样明亮的深空物体,还能展现给了我的家人和朋友们。
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观测到木星的伽利略卫星和土星环的夜晚,我面对的是一个肉眼看不见的世界,而望远镜就好像是通往这个世界的窗口。那时候,我开始好奇第一批天文学家们在观测星空时的感受。
▲图为月球,拍摄器材:TS80APO,3X TeleVue barlow,ASI120MM,ZWO RGB filters▲
Q3:我们都知道天文摄影很困难,它需要我们勤加练习。有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来提升技能。那么你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天文摄影的?当时使用的器材是什么?
也是在2016年,我开始拍摄星空。我的公寓位于市中心,平时我就在公寓阳台上,还有周边的一些公园里开始拍摄。
设备方面,我的第一批照片是用简单的快门线、佳能450D单反相机和我平时摄影时用的镜头拍摄出来的。
一开始时候,因为没有GoTo赤道仪,在夜晚的星空里定位星体很困难,我就练习拍摄广角星座,或是猎户座大星云、M31这样的明亮星体。
这样大概过了几个星期,我完全沉迷在了天文摄影上!我决定花更多的钱,购买我的首个追踪赤道仪:信达 EQ5 Pro。
这个赤道仪是我整个移动设备的关键,当我在公寓周围一些比较暗的郊区里进行拍摄时,它仍然表现得不错。
在2019年6月的时候,我搬去了新房子,在波特尔7等的后院进行拍摄,直至那时,我才升级了我的设备至EQ6-R。
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,就是翻阅我之前的作品,看看我的摄影技巧,摄影装备和摄影风格,在这么多年里是如何提升进步的。
我不断尝试学习新事物,提升我的技巧,让它们离我的艺术追求更近一步。
▲图为Victor在2018/2016年新旧两张照片对比,拍摄器材:TS80APO,ASI1600MM vs ST80,450D▲
Q4:你什么时候知道ZWO的?你有第一台ASI相机是什么?
我的第一台ZWO相机是ASI120MM。《Astronomy Now》,《Sky at night》和《Sky&Telescope》杂志都撰文夸赞了这款相机的性能表现,定价也非常有竞争力。
我正想买一个好的导星相机,而ASI120比当时大多数天文摄影师使用的Orion StarShoot导星相机要灵敏得多!
于是我决定购买一个黑白版本的ASI120,以获得最优的导星效果。
到现在,我已经使用ASI120MM快3年了。它在自动导星和拍摄月球、行星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。
随后,我又买了ZWO的 RGB滤镜和3X巴洛镜,好在我的f / 6折射镜上进行高分辨率摄影。
▲拍摄器材:TS80APO,ASI1600MM,Ha-LRGB or LRGB, 43 hours total exposure▲
Q5:你最喜欢哪款ASI相机?为什么选择它?
绝对是ASI1600MM Cool!在城市里拍摄星体不容易,至少对于我一开始使用的摄影器材来说,绝对是件很困难的事情。
我一度因为城市的光污染和恶劣天气等原因,在认真考虑放弃天文摄影爱好。
但是在我购买ASI1600MM Cool之后,一切都改变了。它可以进行窄带成像,对于生活在重度光污染中的人来说,这简直太棒了!
此外,作为新一代低读取噪声的黑白CMOS相机,当我把它与快镜搭配使用时,窄带摄影就变得容易得多。更重要的是,它比同等品质的CCD相机更优惠!
可以说,如果没有ZWO,我可能不会在天文摄影这条路上走到这么远。
▲拍摄器材:NGC 7380 in narrowband bi-color (Ha + OIII), TS80APO,ASI1600MM▲
ASI1600MM Cool拥有1600万像素,和小型80mm APO搭配使用时,成像的选择性很多。你可以使用全画幅获得广角视图或者拍摄大型发射星云,也可以通过裁剪视图获得星系中的微小细节,或者说拍摄小型星云。
我的设备组合略微欠采样,搭配上黑白相机芯片输出的图像,通过抖动叠加,在特写镜头中能够展现出相当多额外的细节。
▲拍摄器材:M27 HaOIII,RGB stars,2x Drizzle,TS80APO,ASI1600MM▲
Q6:你目前使用摄影装备是什么? 可以分享您的装备图片吗?
在我一开始进行天文拍摄的时候,我就尽量让装备保持轻便、易于移动,这样我就可以开车把它们带到一些比较暗的地方。
折射望远镜比较稳定,对于移动装备来说非常方便。但是我也希望有一天使用牛顿反射式望远镜,拍摄高分辨率深空作品。
我目前的装备有:加了减焦镜后焦距减小到379mm的TS 80mm f / 6 APO、ASI1600MM Cool V3相机、全套ZWO滤镜(31 mm LRGB和Ha OIII SII)、ZWO EFW滤镜轮、以及信达EQ6-R赤道仪。
此外,为了精准导星,我还有一个ASI120MM和APM 50/205 mm导星镜。
▲图为目前Victor的深空拍摄装备▲
Q7:你对ZWO的印象怎么样?
对我来说,ZWO是先驱者,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公司,在CCD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候,它制造了CMOS相机,制作了很多优秀产品。
这些产品都可以很好的协同工作。然后它自研的软件也非常稳定。
我相信,他们已经通过优异的产品质量和优惠的价格,在天文摄影领域掀起了巨大的浪潮。
一方面,对于天文摄影业余爱好来说,他们接触这项爱好的成本降低了不少;另一方面,专业的摄影者们,已经向我们证明了,ZWO有能力制造出专业的媲美CCD的天文摄影设备。
▲拍摄目标:HaOIII + RGB stars,拍摄器材:TS80APO,ASI1600MMM▲
天文摄影从「ASIAIR」开始
ASIAIR 让天文摄影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!
● ● ●
苏州振旺光电有限公司(公众号 ID:ZWOASI)苏州振旺光电有限公司坐落在苏州美丽的独墅湖畔,是一家从事天文器材研发销售的科技型创新企业。ZWO的产品面向全球的天文爱好者!“专注天文,精细设计,勇于创新”是ZWO的座右铭。欢迎相关人士与我们联系,微信私人客服:ZWO天文摄影人(ID:HI-ZWO)。